查看原文
其他

SHM荐读|《月亮与六便士》



内容简介
《月亮与六便士》出版于1919年,是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一本小说。该作品取材自画家保罗·高更的一生,是毛姆对创造性天才背后强大力量的颂歌。小说通过对中心人物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第一人称视角的心灵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平凡的中年英国股票经纪人如何突然扔下妻子和孩子去追寻成为艺术家的梦想。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英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他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据说是20世纪30年代收入最高的作家。毛姆的父母在他10岁之前就去世了,他被一个情感冷漠的叔叔领养。他不想像家里的其他人一样成为一名律师,所以他接受了培训,取得了医生的资格。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首期销售速度惊人,以至于他放弃了医学,转而全职写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红十字会和救护队服役,1916年被招募加入英国秘密情报局,曾在瑞士和俄罗斯为其服务,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战争期间和战后,他游历了印度和东南亚,这些经历被反映在其后来的短篇故事和小说中。





第一章

说实话,我最初认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一点儿也没有看出来他身上有什么不同凡响的东西。然而,现如今,很少看见谁还会否定他的伟大。我这里说的伟大,不是平步青云的政治家所取得的光环,也不是功成名就的军人赢得的英名。那是一种凭借个人地位而显赫一时的盛名;一旦环境发生变化,那种盛名就会大打折扣,名不副实。首相退下官位,人们屡见不鲜的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演说家;将军脱下戎装,不过是集镇上的一介草莽英雄。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伟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你也许不喜欢他的艺术,但是无论如何你难以拒绝这种艺术,你很难对此没有兴趣。

 

他的作品使你不能平静,紧扣你的心弦。斯特里克兰德为人取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为他辩护或者替他说好话,都不再被看作是性格古怪,言辞偏激。他的种种毛病为人们津津乐道,认为是成就他取得成绩的必需品。他在艺术上的地位仍有讨论的余地,赞美者的奉承也许像诋毁者的非议一样率性而为,令人捉摸不定;然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有天赋。

 

在我看来,艺术上最令人感兴趣的东西是艺术家的个性;如果艺术家本人个性鲜明,我愿意原谅他一千个毛病。我以为,与艾尔·格列柯[1]相比,贝拉斯克斯[2]是一个更高明的画家,但是习惯势力作祟,无人对他顶礼膜拜:这个克里特岛人,沉迷声色而结局可悲,把他灵魂的秘密呈现出来,像一份标准的献祭。一个艺术家——画家、诗人或者音乐家,用他的崇高或者美丽的作品将世界装点起来,让人们的审美意识得以满足,这点类似性本能,其原始野蛮的东西是少不了的,但艺术家在你面前呈现的还有他本人更了不起的天分。

 

对艺术家的秘密追根溯源,和津津有味地阅读一个侦探故事不相上下。这种秘密好比一个谜,分享了大千世界没有答案的奇观。斯特里克兰德的画作最微不足道之处,都显示出一种罕见、扭曲以及复杂的个性。正是因为这点,就是那些不喜欢他画作的人,都做不到对他的画作漠然视之;也正是因为这点,激起了世人对他的生平和性格的兴趣,令世人好奇至极。

 

斯特里克兰德死后不到四年之际,莫里斯·赫雷特敢为人先,在《法兰西信使》发表了那篇文章,把这位默默无闻的画家从历史尘埃中挖掘出来。后来的作家或多或少惯随大流,这才纷纷循声发表文章了。在很长时间里,法国没有人享有比赫雷特更高尚的权威,他提出的看法不可能不给人留下印象;他的说法看起来有夸大之嫌,但是后来的各种评价肯定了他的评估,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现在稳稳地守住了他先前制定的路线。这一声誉平地崛起,是艺术史上最浪漫的事件之一。

 

但是,我并不打算对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作品妄加评论,除非作品触及他的性格。我不能苟同一些画家出言不逊的观点,说什么门外汉对绘画一窍不通,要表明对他们的画作的青睐,最好是三缄其口,掏出支票簿就是了。他们认为艺术只是一种才艺,只有手艺人才真正理解,这是一种奇谈怪论:艺术是感情的表露,感情讲一种芸芸大众都能听懂的语言。不过我承认,批评家要是对技巧缺乏实践的知识,很少能够对有真实价值的画作做出评价,而我就对绘画一窍不通。还好,我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因为我的朋友爱德华·莱格特是一个写作高手,又是一个深得人心的画家,在一本小书[3]里详尽地论述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大部分作品,叙述风格令人着迷,堪称样板。很可惜,这种叙述风格现在在英国远不如在法国时兴了。

 

莫里斯·赫雷特在其著名文章里对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生平予以简述,伏笔不少,刺激了人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胃口。赫雷特对艺术没有感情用事,只是一心想唤起有识之士对一个天才的注意,因为这个天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才。不过赫雷特是一个深谙此道的记者,很清楚“人情趣味”可以让他更容易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有些人过去与斯特里克兰德接触过,比如在伦敦就知道他的作家,还有在蒙特马特咖啡馆与他相遇的画家,当时他们见到的不过是一个落魄的艺术家,与别人没有两样,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落魄的艺术家竟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才,他们却与他失之交臂。于是法国和美国的许多杂志开始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一方面各种回忆不断涌现,一方面欣赏评析接二连三,把斯特里克兰德的名声大加渲染,吊足了公众的胃口,却满足不了公众的好奇心。这个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肯下功夫的维特布雷希特-罗特霍尔兹在其令人难忘的专题论文[4]里,列出了一份容纳多个篇目且富有权威性的文章清单供人们参考。

 

人类骨子里具备编织神话的才能。这种才能在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的生涯中不失时机地捕捉各种事件,给人惊讶或者令人迷惑,杜撰出一个传奇,随后穿凿附会,让人发疯般地深信不疑。这是一种浪漫的抗议,让平淡无奇的生活陡升色彩。这种传奇的各种事件成了英雄名垂史册的万无一失的护照。这位哲学家面含冷笑,认为沃尔特·罗利[5]爵士在人类记忆里稳坐圣贤尊位,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大氅铺在地上,让伊丽莎白女王踩踏走过,而不是他把英格兰的名字带往那些没有被发现的国家。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生前默默无闻。他树敌过多,并非广交朋友。所以,不足为奇的是,那些写他的人只好借助活跃的想象来弥补他们回想起来的贫乏事实。而且很显然,虽然人们对斯特里克兰德的了解十分有限,却也足够浪漫写手有机会找到材料加以发挥。他一生行为怪异,令人畏葸,他的性格催生的咄咄怪事也不少,他的命运让人心疼的东西更是多不胜数。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因素经过添油加醋,一个传奇就凭空产生了,一个脑子灵光的历史学家对此是不会贸然抨击的。

 

然而,罗伯特·斯特里克兰德牧师偏偏不是这样一位脑子灵光的历史学家。他坦承自己写这部传记[6]是为了消除某些已成为流言的误解,即他父亲后半生给依然活在世上的亲人们带来很大的痛苦。明摆着,关于斯特里克兰德的一生,为人共知的许多情况都让一个体面的家庭感到难以面对。我读这部传记出于好玩消遣,暗自庆幸内容不过尔尔,因为传记写得亳无色彩,枯燥乏味。斯特里克兰德牧师笔下的人物是一位尽职的丈夫,一位慈祥的父亲,一个脾气随和的常人,勤勤恳恳,品行端正。这位当代牧师在研究我们称之为《圣经》的学问时,学会了顾左右而言他的本领,让人大开眼界,但是这位牧师“诠释”他父亲一生的所有事实的那种高超手腕,倒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很容易发现并方便记忆的方法,这一定会让他在时机成熟时在教会获得最高的位置。我似乎已经看见他的肌肉结实的小腿套上了主教的绑腿了。

 

虽然这事做来需要勇气,但是难免在碰运气,因为这则传奇普遍为人接受,也许与斯特里克兰德的名声越来越大不无关系。因为许多人是因为厌恶他的艺术才被吸引住的,用厌恶的眼光审视他的性格,或者对他的死亡表示同情。儿子用心良苦写下的传奇给父亲的崇拜者头上投来一股凛冽之气。并非巧合的是,斯特里克兰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撒玛利亚的女人》[7],是在斯特里克兰德牧师那部传记出版后随之而来的那场讨论后不久,出售给了克里斯蒂,比九个月前少卖了二百三十五镑,这幅画作再次落锤拍卖,只是因为那位有名的收藏家溘然长逝了。

 

如果人类不可小觑的编织神话的才能不过滤掉关于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负面消息,听任大家强烈的猎奇欲望渐渐黯淡下去的话,也许以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力量和独创性不足以造成这种价格差别。事过不久,维特布雷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的那篇大作问世了,最终让所有艺术爱好者的疑虑烟消云散了。

 

维特布雷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在历史学派上另有专属,相信人类本性怎一个“坏”字了得,说它“更坏”都毫不过分。当然,读者在他们手中寻找乐趣尽可以放心,较之那些把浪漫的非凡人物描写成家庭道德的典范的幸灾乐祸的作家,在他们笔下寻找娱乐可就更容易让人产生兴趣了。就我而言,如果把安东尼和克莉奧佩特拉[8]描写成一种纯粹的经济联盟,那我会感到非常遗憾的。要让我相信,老天在上,提比略[9]与乔治五世相比,是个无可指摘的君王,那可需要远比现有的资料更多的证据才行。

 

维特布雷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用那样的措辞评论罗伯特·斯特里克兰德牧师不谙世故的传记,很难让人不对这位倒霉的牧师深表同情,想避免这种感情都不行。他顾及体面的意犹未尽的言辞被抨击为虚伪,他躲躲闪闪的陈述被直接说成是在撒谎,而他保持沉默的地方被无情地斥之为背叛。这些过失的良苦用心,对一个作家来说是该受指摘的,而从一个做儿子的角度看,则是情有可原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因此也饱受连累,被谴责为故作正经、爱耍花招、自命不凡、欺诈、狡猾以及烹饪一无可取。

 

我个人认为,斯特里克兰德牧师在反驳关于他父母之间某种“不愉快”的已经深为世人相信的描写时,简直是草率从事。其中有一段写到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从巴黎写来的一封家信,说他赞扬妻子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女人”。但维特布雷希特-罗特霍尔兹能够把原信复制出来,这段话的原意原来是这样的:“上帝诅咒我的妻子吧。她真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女人。但愿她下地狱。”在教会一统天下的日子里,教会对待这种不受欢迎的证据,不应是这样的态度。

 

维特布雷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对査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崇拜有加,热情不减,他要粉饰斯特里克兰德是没有任何危险的。他有一种准确无误的眼光,对一切看起来纯洁无辜的行为的不可告人的动机都看得穿。他既是一个病理学家,还是一个执迷艺术的人,那些潜意识的东西很少能瞒得过他。没有哪个探求神秘的人能像他一样看透普通事物的深层意义。探求神秘的人看得透言语难以表达的东西,这是病理学家口头说不出来的。别有一种独特的迷人之处的是,看到这位博学的作者把每处会给他笔下的主人公投下不良影响的逸闻趣事,一一流于笔端的那股急切的劲头。

 

每当他找出表现主人公冷酷无情或者卑鄙龌龊的例子,他的心就多一分热烈,而且在发现某件被人遗忘的故事能用来嘲讽罗伯特·斯特里克兰德牧师的一片孝心时,他就会像宗教法庭的法官审判异教徒那样喜不自胜。他那种孜孜以求的精神着实令人吃惊。无论多么微小的东西都躲不过他的眼睛,而且你完全可以放心,如果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留下一张没有付账的洗衣单子,这种区区小事一样会被详尽记录下来;如果他欠别人半克朗钱没有偿还,这笔借款的每个细节也不会漏掉。



[1]艾尔·格列柯(El Greco, 1541-1614),西班牙画家,作品多为宗教画肖像画,画风受风格主义影响,色彩亮丽而偏冷,人物造型奇异而修长,代表作有《奥尔加斯伯爵下葬》等。

[2]贝拉斯克斯(Diego Rodriguez de Silva Velazquez, 1599-1660),西班牙画家,菲利普四世的宫廷画师,画风写实,作品有《菲利普四世像》《布雷达守军投降》《纺织女》《宫娥》等。

[3]《一位现代画家:简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的画作》,爱尔兰皇家学院会员爱德华·莱格特著,马丁·塞科出版,1917年。

[4]《卡尔·斯特里克兰德:生平与作品》,哲学博士维特布雷希特-罗特霍尔兹,莱比锡1914年施威因戈尔与汉泥施出版。

[5]罗利(Sir Walter Raleigh, 1554?-1618),英国探险家、作家,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宠臣,早期美洲殖民者,因被控预谋推翻詹姆斯一世而被囚禁在伦敦塔(1603-1616),后被处死,著有《世界史》,散文、诗歌等。

[6]《斯特里克兰德:其人其作》,画家的儿子罗伯特·斯特里克兰德著,1913年海因曼出版。

[7]根据克里斯蒂收藏目录描述,这幅画作的内容如下:一个裸体女子,社会岛的土著,仰卧在一条小溪边的草地上。背景是棕榈树、芭蕉树等热带风光。60英寸48英寸。

[8]安东尼(Antony,约公元前83-公元前30)是古罗马大将,克莉奥佩特拉是埃及艳后,罗马大军攻占埃及后,克莉奥佩特拉和几位罗马大将联姻,其中和安东尼的爱情故事最有名,被莎士比亚写进他的名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9]提比略( Tiberius,公元前42-公元37),古罗马皇帝(公元14-公元37),长期投身征战,军功显赫,五十六岁继承岳父奥古斯都大帝的帝位,后渐趋暴虐,引起普遍不满,在卡普里岛被近卫军长官杀害。








当前展览:《断片》当代艺术的失语与失忆展览时间:2020.11.11 -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 - 18:00 (17:00 停止入场)
票价:30 元Exhibition on view: Black Out | The Aphasia and Amnesia of Contemporary ArtDates: Nov. 11, 2020 -Open Hours: Tues - Sun, 10 am - 6 pm (Stop entry at 5 pm)Tickets: 30 RMB



精彩回顾:
邱志杰与他的文字游戏
城市的未来是废墟 | 探寻一种可生长的建筑
异见 第零期
无名山之外
辩论:艺术家的品德应不应该成为其作品的评判标准?
《断片》当代艺术的失语与失忆

回顾 | SHM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 


 



樱花路869号3F/4F

(请乘坐喜玛拉雅美术馆中心A5/A6电梯)

每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开放

Open: Tues-Sun 10 am-6 pm

17:00停止入场 Stop entry at 5 pm




Weibo:@喜玛拉雅美术馆

Ins: @himalayasmuseum

Web:himalayasmuseum.org

Email: info@himalayasmuseum.org

Tel: 021-503398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